從倫敦到香港:麥曉琳 (Hailey) 的音樂劇追夢之旅✈️
- hkmusicaltrio
- 2月14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已更新:2月18日

文、圖片提供:麥曉琳
在英國,出色的戲劇學校可謂多不勝數,其中以音樂劇聞名的三大戲劇學院,就分別有位於倫敦的 Mountview Academy of Theatre Arts (校友包括 Nathania Ong, Grace Hodgett Young 和 Lucy Anderson等),ArtsEd (Julie Andrews, Darcey Bussell, Will Young等) 和位於 Surrey 的Guildford School of Acting,亦是香港著名演員鄭君熾畢業的學校。2022年,我隻身前往英國倫敦的Mountview Academy of Theatre Arts 修讀音樂劇表演碩士課程,在一年的課程裡接受演戲、舞蹈和歌唱訓練,並在倫敦西區現任導演和編舞指導下,排演多個著名音樂劇,當中經歷恐怕未能在一篇文章中盡錄,但過程實在令我獲益良多!
當初係點解會報讀?過程係點?
我的報考過程十分簡單直接,先在學校官網填寫報名表和遞交個人簡介,之後一共有兩輪面試,分別是提交 “Self-tape” 演出片段和視訊面試。記得當時視訊面試的時候因網絡問題令面試延遲了開始,結果令面試只有15分鐘,未能展示所有已經準備的材料。幸好最後有驚無險被導師選中,還在面試後第二天就收到了取錄通知!
課程以演戲、唱歌和舞蹈為主,導師都是倫敦西區的專業藝術家,我有幸遇上了例如 Dan Jackson (倫敦西區 Top Hat, Come From Away 和 英國巡演Wicked 音樂總監) Barry Fitzgerald (Associate Artist for Complicité and Punchdrunk) , Merryn Owen (Billy Elliot, Calenda Girl, Hollow China 演員) 和 Jenny Sawyer (Rebecca, Shrek:The Musical, Ghost, Dirty Dancing 導演)等資深導師。除了表演知識之外,也有關於投身業界準備課程和遴選技巧等。當中最吃力的我想是 “Singing Repertoire”,因為每星期都要研習一個時期的音樂劇,再從中練習三首歌曲於上課時表演和接受導師評價。除了導師上課嚴厲外,亦因為資料太繁多,每次準備都很大壓力。
全年三個學期各有一次演出,我曾經飾演黃金時期音樂劇 Gypsy 的 Louise 和當代音樂劇 Head Over Heels的 Mopsa。另外還有其他項目例如 “Jukebox Musical Project” ,我們需與音樂總監系的同學合作創作點唱機音樂劇,從故事構思、編劇、選曲到編舞都由我們一手包辦,過程雖然困難但相當有滿足感。當時我們以 Ryan Tedder 的流行曲為主軸,寫了一個圍繞家庭糾紛的故事。此外還有個人的 “Creative Project”,需要創作30分鐘的個人獨腳戲;最後還有向業界展示成果的 “Industry Showcase”等。
畢業岀路
在英國畢業後,大部份演員均會申請註冊 “Spotlight” 帳號,這是英國最普遍的演員求職網站。各大小演出的製作團隊會在 Spotlight上放置招聘廣告,演員可以提交自己的資料申請。但主要製作和角色的遴選都會由經紀公司提交,自己提交能成功的例子實在不多。經紀公司的規模和口碑亦會影響演員獲得的機會,越知名的公司自然會獲得越多資源和機會,但同時因為代理的演員比較多,對演員而言所得到的關注也會分薄了,有時候甚至會忘記了你的存在… (哈哈)。
未來展望
回到香港後,我有幸參與了幾個製作,更重要的是成為了音樂劇作的全職演員!希望在一年半的任期裡,可以為香港觀眾帶來更多音樂劇表演,亦希望在香港劇場繼續發光發亮!
コメント